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3000米以上!這是青海平均海拔高度。在這個高度上,青海兒女缺氧不缺精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擼起袖子加油干,奮力追逐更高的夢想,在“四地”建設的征程中不斷刷新“青海高度”。
海拔3900米的中國“最美支線機場”展露新顏
寒冬里的玉樹巴塘草原被白雪覆蓋,天空湛藍,顯得格外寧靜祥和,每天10趟航班起降為沉寂的草原帶來了生機。這個時節,被稱為中國“最美支線機場”的玉樹機場依舊忙碌,4條航線已恢復,所有航班基本恢復常態化運行。
2022年8月1日,這座中國“最美支線機場”迎來一個新起點——玉樹機場改擴建工程竣工投運,玉樹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機場”、全國民航支線機場的標桿展露新顏,將極大提升玉樹機場運行保障能力,對進一步擴大玉樹地區對外開放、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具有重大意義。
玉樹機場改擴建工程是我省“十三五”重點項目之一,也是落實我省“一優兩高”戰略的重點工程。項目于2019年10月5日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4.738億元,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3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00噸目標設計,主要包含擴建9個C類站坪,新建1條垂直聯絡道、5770平方米航站樓,并配套建設相關生產、生活輔助設施。
在海拔3900米的地方改擴建機場,困難可想而知。青海省機場建設指揮部玉樹建設分部指揮長唐黎鋼激勵建設者們:“越是困難,我們越要加快建設!”
唐黎鋼介紹,秉持“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理念,建設者們充分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辛、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精神,克服高寒缺氧、環境惡劣、疫情影響、不停航施工壓力大等諸多困難,以打造“高原機場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為目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讓中國“最美支線機場”更加美麗。
我省有7座機場,其中3座機場海拔在3000米以上,它們傲然挺立與山峰試比高,帶領青海各族兒女飛得更高、更遠。
黃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站穩步推進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鎮,翻過當地最高的山峰——海拔4300米的黑土山埡口,一個黃河上的超級工程瑪爾擋水電站盡收眼底。
瑪爾擋水電站位于拉加鎮上游約5公里的黃河干流上,是龍羊峽以上黃河干流湖口至爾多河段規劃的第九座梯級電站,平均海拔超過3100米,總裝機容量232萬千瓦(增容后),是黃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站,也是國家重點能源項目和西電東送骨干電源點,還是國家能源集團在我省打造的第一個“水光蓄儲”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一體化基地的核心工程。
工程預計2024年3月底實現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同年12月底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投運后,年均發電量將達73.0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青海貢獻。屆時,拉加鎮將成為黃河上游最亮眼的“能源大鎮”。
王海濤是國能青海黃河瑪爾擋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基建建管中心主任,他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冬季施工期,但這個冬季施工期,瑪爾擋水電站沒有冬歇,建設者們不畏高寒缺氧,24小時不間斷施工,夜以繼日攻關,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
2022年11月8日,瑪爾擋水電站1#機組座環成功吊裝就位。2022年12月25日,瑪爾擋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體填筑至3245米高程,提前6天完成壩體填筑年度節點目標。
2023年1月5日,瑪爾擋水電站送出工程330千伏開關站升壓擴建工程首臺750千伏高壓電抗器設備順利就位,標志著330千伏開關站升壓擴建工程由土建施工轉序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各項建設任務穩步推進,王海濤既欣慰又深感責任重大,他說:“我們對瑪爾擋水電站如期實現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充滿信心,對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充滿信心!”
“四地”建設助推我省邁上新的“青海高度”
無論是3900米,還是3100米,都只是海拔高度,背后卻是建設的新高度、發展的新高度、責任的新高度、信念的新高度。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鞎r強調,要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2022年,我省全力推進“四地”建設,鹽湖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提升,生態旅游邁出新步伐,綠色有機農牧業取得新成效——
與國家部委聯合編印產業“四地”建設專項行動方案,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和保護步伐加快,全國三分之一的鋰電池出自青海,鉀肥銷往30個省區,有效保障全國鉀肥供給和國家糧食安全,得到國務院表揚。
《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工作方案(2022-2025年)》印發實施,能源外送13個省市,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91%,新能源裝機占比達61.5%,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比重達29.3%,三項指標全國領先,綠電5周再次刷新世界紀錄。2022年9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我省能源領域聚力“源網荷儲”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典型經驗做法提出表揚。
創建文旅融合示范區,區域生態旅游大環線加快完善,推出精品線路200條,7條入選全國“十大黃河旅游帶”精品線路,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
有機草原監測面積600萬公頃,牦牛和藏羊產量分別占全國的38%和40%,冷水魚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凈土青海·高原臻品”更具美譽度和影響力。
一項項成果,足以表明海拔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發展優勢,“四地”建設正在助推我省邁上新的“青海高度”,創造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