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近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揭牌儀式在老爺山景區廣場舉行。據悉,該非遺工坊建立聯農帶農市場化運營機制,將覆蓋全縣20個鄉鎮22個社區,全面鞏固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由南京市雨花臺區對口支援,聯動東部優秀企業資源,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的文創產品開發項目,依靠成熟的技術與資源優勢,對現有生產力要素進行整合,實施“繡美鄉村計劃”,展現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打造具有大通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營造全縣共同參與保護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弘揚優秀非遺文化,以非遺助推鄉村振興。
下一步,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將依托“DT3090”的縣域經濟品牌魅力,持續助力老爺山城市建設以及營商環境的升級。推動以“河湟皮影、青繡、橋兒溝砂罐、牦牛毛紡織、大通農民畫”為代表的非遺特色進一步帶動就業,幫扶民藝重點就業群體,提升農業、農副產業發展和農文旅融合企業的發展,增強文旅產業服務平臺的創意能力,提升縣域文化影響力,更好地帶動片區生態旅游、餐飲業、旅游服務業的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大通力量。